65,208条生命没能换来一张签证。 美国用一纸拒签令试图将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声音彻底封堵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却意外引发了一场145国对抗5国的国际博弈。
2025年9月,美国国务院以“安全、极端主义和外交政策”为由,拒绝并吊销了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及约80名巴勒斯坦官员的赴美签证。 这一决定直接阻止了阿巴斯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
根据1947年《联合国和美国关于联合国总部的协定》,美国作为东道国有义务允许各国外交官进入联合国总部。巴勒斯坦总统府发言人当即指出此举“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总部协定》”,并呼吁美国政府撤销决定。
9月19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一场表决改变了局面。 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推动下,联大以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允许因美国拒签而无法亲临现场的阿巴斯通过视频方式参与联大辩论。 美国与以色列等国投下了反对票,但未能阻挡决议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大使在表决后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长期奉行失衡立场,一直抵制和阻碍联大和安理会推动加沙停火的努力,袒护和纵容占领方对国际法的肆意违反”。 他敦促美国作为东道国严格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联合国总部协定》和《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等相关国际法,平等对待所有主权国家。
这项历史性决议不仅为阿巴斯解了燃眉之急,更开创了一个重要先例:未来一年内,任何因签证受阻的巴方高官都可以视频方式参与联合国各类会议。 这意味着美国试图用签证大棒封杀巴方声音的图谋彻底破产。
与此同时,国际舆论风向正在发生显著转变。 西班牙首相在议会直言不讳地指控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赢得全场掌声。 这显示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批评日趋直白,不再停留于表面呼吁停火。
现实中的加沙地带依然惨烈。巴勒斯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袭击已造成65,208人丧生,166,271人受伤。 加沙城近45万居民被迫逃离家园,沦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加沙已成为“人间地狱”,痛斥以色列的破坏与蚕食。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日益深重,美国仍在向以色列提供价值60亿美元的武器,包括攻击直升机和运兵车等重型装备。 这些美制武器的轰鸣声中,加沙民众继续在生死线上挣扎。
9月22日,阿巴斯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了由法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召集的联合国峰会,向国际社会阐述巴方立场,推动“两国方案”落地。 据观察,多个国家借此契机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至此,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7国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地位。
英国、加拿大等国接连表态支持巴勒斯坦。 英国副首相拉米坦言:“加沙地带的饥荒与遭到的破坏已超出人类容忍极限”。 尽管他承认承认巴勒斯坦国无法立即喂饱加沙饥饿的孩子,但这意味着英国支持“两国方案”,并且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正义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予以强烈谴责,通过社交媒体宣称:“约旦河西岸地区绝不会存在一个巴勒斯坦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虽然希望结束加沙战争,但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场围绕签证与发言权的博弈,暴露了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孤立处境。 145票赞成、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清楚表明,虽然美国态度蛮横,但联合国机制仍能保障每个成员国的正当发声权利。
国际关系正在重新洗牌。 当多国驻联合国代表起身鼓掌欢迎巴勒斯坦代表时,历史的天平正在悄然移动。 巴勒斯坦人等待了太久,他们的建国梦想不再被枪炮声淹没。 国际社会正在用行动表明:两国方案不是可选方案,而是唯一出路。
辉煌优配-线下配资平台-配资门户网-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