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传》时,总有人替浣碧不值:她是甄嬛亲妹妹,沾着这层关系嫁果郡王,怎么反倒不如孟静娴受宠?其实真不是浣碧笨,是孟静娴太会 “装”—— 装深情、装懂他,把果郡王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浣碧根本不是对手。
先说说孟静娴最绝的一招:临死前那句 “王爷,是妾身灌醉了你,才有了这个孩子”。这话听着是忏悔,实则全是算计。她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之前跟浣碧斗得厉害,还隐隐挑衅过甄嬛,怕自己一死,浣碧会迁怒孩子。所以故意把 “错” 全揽在自己身上:“是我主动的,王爷没背叛甄嬛,孩子是无辜的”。既给甄嬛和浣碧吃了定心丸,又让果郡王对刚出生就丧母的孩子多了份怜惜。就这一句话,既保了儿子,又赚了果郡王的心疼,比浣碧吵十次架都管用。
展开剩余73%在王府里,孟静娴的 “装” 更是从头到尾。她本是国公府的大家闺秀,却能放低身段模仿甄嬛 —— 原著里说,她早看出果郡王心里有甄嬛,就趁果郡王喝酒时,故意打扮成甄嬛的样子凑上去,这才怀上孩子。换成浣碧,就算知道果郡王念着甄嬛,也绝不会做这种 “替身” 的事 —— 她有甄家的傲气,总想着 “我是浣碧,是甄玉隐,不是别人”,这份骨气可敬,却成了感情里的软肋。
果郡王这边本就别扭:娶浣碧是无奈,每次见她,都会想起跟甄嬛在凌云峰的日子,觉得自己背叛了甄嬛,心里愧疚得慌,自然会躲着浣碧。而孟静娴呢,从不提甄嬛的 “正主” 身份,只装成 “懂他的知己”。果郡王喜欢诗书浪漫,看到风筝会想起甄嬛在宫里的处境,浣碧却傻乎乎问 “是不是想放风筝”,直接把话聊死;孟静娴就不一样了,她饱读诗书,能跟果郡王聊诗词、聊心境,还悄悄模仿甄嬛的喜好,让果郡王觉得 “她懂我”,慢慢就愿意跟她亲近。
更绝的是孟静娴对 “权力” 的态度。她知道浣碧有甄嬛当靠山,争王府权力肯定争不过,索性装成 “不贪名利、只重感情” 的样子,一门心思扑在果郡王身上。反观浣碧,得不到爱情就想抓权力,甚至怕孤女采蘋抢宠,硬是把人送进宫 —— 这下戳了果郡王的底线,觉得浣碧变得世俗刻薄,之后跟她相处,全靠对甄嬛的情分撑着。
孟静娴还特别会 “装柔弱”。明明心里比谁都清楚府里的弯弯绕,却总表现得 “不争不抢”,连下人都觉得她 “可怜又深情”。果郡王本就心软,看到孟静娴这样,再对比浣碧的 “强势”,自然更偏向她。后来孟静娴怀了孩子,府里人见风使舵,都去巴结她,她没跟浣碧明着斗,就赢了想要的一切。
其实浣碧不是笨,是太实在 —— 她想要的是 “果郡王爱我这个人”,而孟静娴想要的是 “得到果郡王的疼惜”,所以愿意放下身段去 “装”。孟静娴的赢,赢在她看透了果郡王的需求,也愿意为了目标妥协;浣碧的输,输在她坚守自我,却没找对感情里的相处方式。
这事儿也提醒咱们:碰到孟静娴这种 “表面单纯、心里门儿清” 的人,可得多留个心眼。不是说要学她装,而是要明白:感情里光有真心不够,还得懂对方的心思,不然再实在,也抵不过别人的 “精准拿捏”。
发布于:山西省辉煌优配-线下配资平台-配资门户网-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